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文化纪录片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文案配音员:弘昌
文化纪录片 426 分享

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节选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下旨编印的一部鸿篇巨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约8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所有传世的经典文献,耗时13年才编成,规模之大亘古未有。其中,闽东籍作者被收录7人,作品8部,张以宁一人独占两部,其诗文才情可见一斑。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有识之士认为,人工湖位于翠屏山下,同时,古田历史上出了一位自号“翠屏山人”的一代清吏张以宁。于是,这个人工湖就有了一个美丽且富有内涵的名字——翠屏湖。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张以宁聪颖好学,从小精通诗书。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张以宁立志于“达则兼济天下”。元泰定四年(1327年),27岁的张以宁元“以通《春秋》而举进士”。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福建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游友基:“整个元代97年,快一个世纪,只有他一个进士,整个古田县就他一个。” 

在任期间,他勤政廉洁,察民情,恤民生,深得民众拥戴。但由于张以宁为人清正、不惧权贵、抨击当朝权臣,结果因言获罪,被罢免了官职。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罢官后,张以宁并没有失意消沉。他辗转于江淮一带,依靠授馆为生,专心致志探究诗歌辞赋创作,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1348年冬,应乡绅之邀,张以宁为临水宫的重修扩建撰写碑记。出于对临水夫人的无比崇仰,他专程回乡,精心写下了《古田县临水顺懿庙记》。文章气势恢宏,夹叙夹议,匠心独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更是一篇研究陈靖姑信俗文化和古田临水宫来龙去脉的重要历史文献,后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1349年,张以宁被朝廷召回担任国子监助教,此后20年,张以宁一直在元大都供职,任过翰林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解经义,授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67岁的张以宁受诏于新朝,不久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张以宁研究会会长  张则建:“张以宁提出的观点,朱元璋都感到非常的满意,朱元璋对他非常器重,都称他为‘我以宁’。”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张以宁在明朝为官期间,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完成了奉旨出使藩属国安南(今越南)这件大事。

藩属国,名义上是个国家,但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均依附于宗主国并受其控制。中国自唐朝以来,最大的藩属国是安南(今越南)。明朝建立伊始,安南王陈日煃(kuǐ)主动“奉表称臣”,而且第一个前来朝贡。朱元璋不由龙颜大喜。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任命张以宁为钦差大使,携诏印前往安南封陈日煃为王。

没想到,原本等候封王的陈日煃病逝,暂由他的侄儿陈日熞代掌国事。陈日熞派大臣携厚礼拜会,请求张以宁直接封任自己为正式的安南王。张以宁义正辞严,断然拒绝重礼,既不授诏印,亦不过洱江。他一方面要求陈日熞施行服丧三年及稽、顿首等中国礼,另一方面将安南发生变故的消息回奏南京,请朝廷定夺。朱元璋闻奏,深感张以宁胸怀大略,处置得体,并对他借此传播中国礼仪文化十分高兴,还先后赋诗八首大加褒奖。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经过半年的等待,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朝廷颁下新诏印,张以宁这才携众官员进入安南国,正式举行封王大典,震服友邦。

此时的南方,天气闷热,疟疾横行。张以宁年老体弱,公事劳瘁,在回京复命途中,不幸身染重病。由于途中得不到有效的救治,1370年5月4日,张以宁病逝于交州的临清驿馆,享年70岁。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古田县文史专家  吴谨:“消息传到南京城,朱元璋非常痛惜,失去了这样一个良臣,在惋惜之余予以赐葬。”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在古代,王公大臣死后能得到皇帝赐葬,是一种莫大的哀荣。但赐葬有一定的规制,官府同僚的迎来送往、民间故交的繁文缛节,都需要耗费不少银两。而张以宁一生清廉,家无余银,这就让张氏家人犯了难。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史料记载,张以宁一生“至清”。“清洁自守,所居潇然,未尝营财产”(《四库全书•史部》);“奉使往还,袱被外无他物”(《明史》)。在古代,官员中虽有清廉者,但像张以宁这样官居二品,还能称上“至清 至贫”的,可谓凤毛麟角。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据传,张以宁任扬州六合县尹期间,母亲病逝,他因家贫,居然买不起好棺材,而只用了一口廉价的小棺椁,也没法按照民间例行的丧葬礼数。因薄葬家母,一度被乡人和宗亲视为不孝。他曾写了一首自嘲诗:“我有石田南涧浔,十年不归秋草深。”“石田”即贫瘠的山田,没有多少耕作价值,只好弃之不顾,任其长满野草。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张以宁一生简朴,两袖清风,从政为官数十载,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和志书的褒奖。另一方面,他饱读诗书,刻苦钻研,在经史文学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称其文章“诚可谓一代之奇作矣。”为此,张以宁也被称为“闽中诗派”的先驱和主帅。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溪山书画院西南方向的不远处有个下马亭,那里正是张以宁安眠之所。上世纪50年代,国家兴建古田溪水电站,库区淹没之前,张以宁遗冢被后人迁至了如今翠屏湖的白鹭岛。 

【精品】《千年临水情》系列第六集——《翠屏清风 》解说词脚本

张以宁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虽然一生漂泊,流寓江淮,却自号“翠屏山人”,其诗集也命名为《翠屏集》。身在异乡思故乡,无疑是飘零半生的张以宁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座寄托着张以宁无限乡愁的小城,而今已然深藏湖底,唯有翠屏山与翠屏湖仍在默默守望着远方的游子。当阵阵清风掠过清澈如镜的湖面,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翠屏山人”清正尽职、德才传世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